【清華人故事館】淡水魚專家 曾晴賢教授的水中世界

專訪 / 陳千惠 撰文、攝影 / 楊子欣 外語21 照片 /曾晴賢教授

曾晴賢小檔案
 
學歷:
台灣大學動物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財團法人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

曾教授

 

開啟貼滿「有毒化學物質運作」、「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標語的大門,隨之而來的魚鮮味撲鼻而來,打氣機陣陣的流水聲不絕於耳,有別於大眾印象中教授整潔條理的辦公室,曾晴賢教授的辦公室堆得比人還高的資料,證明了他日理萬機的研究。陰雨綿綿的日子裡,當研究生們狼狽地從野外探察回來,曾教授總是用他溫和的語氣關心學生們狀況,如慈父般悉心的呵護,除了照顧著學生之外,也發揮在研究數以萬計的魚苗上。

曾晴賢教授

與海洋生物結緣

成長於南投縣竹山鎮的曾晴賢,從小在表哥的機車行當幫手,因此對機械類產生極大的興趣,原本的第一志願是讀高工機械科,卻在命運的牽引下考上海洋系,離開濁水溪和清水溪灌溉的肥美土地,曾晴賢就此進入水與魚的新世界。

當時普遍較缺乏科研方向的職涯輔導,念研究所時,性子隨遇而安的曾教授,在指導教授的建議下,選擇了較少人研究的淡水魚類作為研究主題。而博士班期間,在分子生物學專家黃秉乾院士的引領下,進入DNA這個方興未艾的研究領域,並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完成魚類粒線體基因組定序的學者。

透過基因定序的技術,比對物種之間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找出他們的親緣關係。以往的魚類分類研究多是採形態分類等方式做定性研究,很少能夠做到定量分析。如此先進的技術除了使保育類的鱸鰻解禁,養殖鰻魚成為新興產業,更幫助漁民鑑定鰻魚真偽。當時有不肖業者進口低價鰻苗,混充成高價的日本鰻,因肉眼無法辨識種類,在養殖過程中,鰻魚往往死亡率高,造成漁民很大的困擾。在曾教授運用基因定序技術來辨別真假後,商人魚目混珠的現象逐漸獲得改善。

曾教授
攝於「第一個魚梯設計案例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鹿角坑溪取水堰」

運用生態工法的實例

在過去的公共工程建設往往依賴最新的科學觀念,以「人」為導向,把經濟及實用性設為目標,忽略了永續發展。而「生態工法」是以「生態」或「生物」為主體,建造環境工程時,同時兼顧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借用自然的力量完成工程。

過去台灣曾有兩三百座的魚梯,卻多以失敗收場。受墾丁國家公園所託,曾晴賢教授從分類學跨足生態工程,在日本河川生態工程專家中村俊六教授的啟蒙下,他從頭開始學習工程語言,如:圖學、測量學、流體力學等,並從中悟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以前不成功,絕大部分是以人的角度去設計的;而那些成功的魚梯,都是以魚的視角發想而來的。既然我懂魚,知道很多與魚有關的生態知識,如果我能從魚的想法來幫忙工程設計,一定能使工程更順利。」

曾教授從魚的角度舉出實例,例如:魚梯的高度應根據不同體型的魚類進行「客製化」,而魚梯的位置應建造在水流強大的地方,因為魚是靠水流及聲音溯源,若將魚梯蓋在一池靜水中,魚會迷失方向。曾教授運用向中村俊六教授所學的知識,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鹿角坑溪完成個人第一座魚梯設計,今年他再次回到鹿角坑溪,將數十年的木造結構換成不銹鋼材質。

引以為傲的成就

2017年,曾晴賢再次運用生態工法,在「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贊助下,帶領清華的同學前往屏東滿州的海岸公路,協助當地社區建造陸蟹的生態廊道,而引起《國家地理雜誌》注意,並頒發「華人探險家獎」。詢問曾教授在不勝枚舉的研究中,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哪個項目?他帶著詼諧的笑容,逗趣地回答:「也許我下一個研究會是我最引以為傲的喔!但我目前還不知道我會做什麼。」他笑了之後解釋道:「我認為作為一個科學研究者應該要往前看,認為我下一個研究一定會做的比之前的要好。如果我滿足於之前的研究,那接下來就很難有所進步,所以我希望我下一個研究能是讓我引以為傲的!」

曾教授
榮獲由國家地理雜誌頒發的2017年華人探險家獎

得獎
榮獲「莫拉克風災重建紀念獎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從1991年開始招生,曾晴賢教授在1992年開始任教,轉眼間就待了快三十年,在這段期間他教導過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曾是其研究生的蕭仁傑台大任教及曾是其研究生的林思民師大任教都是他的學子。而在這些年裡,最讓曾教授感到鼓舞的是學生們的改變及回饋,「像是學生們在冷冽的天氣下,趴在七家灣溪數魚時,他們看著那些冰河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生物,竟然能在熱帶地區存活,當學生們感受到對生命的感動,自然而然就會有成就感。」曾晴賢說。他曾經在一門通識課教導學生如何分辨樹木是否有被妥善照顧,期末作業要求學生寫觀察樹木的報告寄到總務處,使清大開始了全校性的修樹工程。修課的學生在期末回饋中寫道:「過去走在校園中總是低著頭漫無目的的閒晃,自從修習這門課後,從此在校園走路都會不自覺的觀察樹木。」曾教授說:「我覺得學生的回饋是我教學中最快樂的事,因為學生會記著這些知識一輩子,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去探索世界,關懷周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