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來時,情繫清華──來自69級校友的一封信

回首來時,情繫清華──來自69級校友的一封信

 

親愛的校友中心您好:

我叫歐陽光陵,民國五十三年台北建國中學畢業,同年考上母校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在母校諸恩師:李所長新民、徐老師道寧、賴老師漢卿等當年之辛勤教導下,打下了扎實的數學基礎,為爾後之數學生涯奠定了不可抹滅的根基,至今未敢忘卻師恩以免有辱教誨。

研究所論文指導教授劉師鍾鼎之指導獲益良多,自是不在言外。在母校八年中除了學業方面的學習之外,體育老師張齡佳教授兼圖書館館長之體育方面的活動,使我在足球運動方面的愛好,得以充分發展,同時大一晨間的太極拳研習活動,得以習成其基本架式,這都使我體能日後之健全得以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後之漫長人生旅途不至有太多健康方面之顧慮。

此外活動中心的唱片及同寢室同學之電唱機播放之流行音樂,以及教師接待中心之歌劇唱片,都培養了我對音樂方面之愛好,現暇時之歌唱自娛,頗自得其樂,喜歡吟唱的歌曲,如惡水上的大橋、踏雪尋梅、中華民國國歌、國旗歌、我的未來不是夢、及母校校歌等中文歌曲多具勵志性之主題及旋律,使我的身心得以平衡發展,這些都是拜母校之賜。學習中曾因身為抗戰功勛子女之撫卹到期,獲時任訓導長兼總務長之洪教授同批准,得以繼續獲得學雜費之免除,不至有經濟上的因素引起學習中斷,特此補行致謝。

或因悟性愚鈍,未能順利四年畢業,延後一年於五十八年畢業,因此屬於1969級,同年應試母校數學研究所,蒙當時代理所長之徐老師之建議得以後補未報到之正取生,兩年學習後,卒能以第一名畢業,次於高雄鳳山市之陸軍官校服役一年後,再蒙栽培獲聘為數學系講師,翌年幸獲同班同學時在美國TULANE大學之阮約翰大力推薦,得以繼其後進入TULANE繼續對於數學之研讀,歷經四年之研讀,完成論文一篇,曾試圖申請母校數學系教職,再續前緣,卒以未能確定當年畢業之故未蒙青睞。

1978年冬提出畢業論文「守恆律之週期解」,口試時造成數學系不小的轟動,論文口試畢,獲師生之紛紛趨前致意,甚感未能辜負母校及TULANE諸師之教誨,願此一提的是,此一論文解決當時量子力學之三個困惑:一是震波的問題,二是對稱性之關聯,三是運算子半群之連續性,論文之提出,恍如一魚三吃,一舉解決三道問題,為粒子物理之理論奠定了數學基礎。其中第二項與二十一世紀粒子物理的發展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實驗方面之證實,一直延續到2012年HIGGS BOSON 之得歐洲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實驗證實,實驗結果的宣布曾經是當年舉世矚目的學術界大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退休之後,移民美國矽谷之發源地加州陽光谷市,如今思之,數十年浸淫於此高能物理之學術研究領域,渾然不覺,真有「只緣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在世事之滄桑,人生歲月的推移之中,不知不覺已是白髮蒼蒼,全然不知老之將至,且日行三四英里來回採購飲食雜貨,不需汽車代步,且供為鍛鍊體力之運動,可謂老當益壯。日常飲食自理,兼顧營養與養生保健並美味可口,享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黃金獨居歲月。

自從離開母校之後,數十年人海飄零,或忙於教學多疏於向以往師長請益,與以往同窗益友之聯絡更已中斷多時,現旅居矽谷頗為懷念以往年輕學習時的時光,願再拾往日情懷與往日的師長徐老師道寧、賴老師漢卿、學長林哲雄共享往日美好的回憶,繼續請益,同時往日的同班同學旅居陽光谷之68B、71G楊明輝、71G連明嬌伉儷,68級阮約翰及69級之第五年校友核工系盧堃盛、數學系葉佳豐已失聯多年,這些都期盼能重拾舊情。

身為校友的一份子,與母校失聯多年之後,如今悄然歸隊猶如倦鳥歸巢,願為母校學術發展奉獻一點心力,同時願祝母校校務昌隆,弦歌不輟,繼續造福年輕的學弟妹們,使他們能發光發熱,為國家社會甚至全人類做出卓越的貢獻。

 

歐陽光陵

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九日於美國加州陽光谷市

 

本文摘引自69級校友歐陽光陵之親筆來函

 

               透過校友服務中心的聯繫協助,學長姐們於9月2日順利聚首

前排左起顏妮娜(化學70連明嬌(數學71歐陽光陵(數學69陶國鼎(核工68

後排左起徐宜明(徐道寧教授之子徐宜明)楊明輝(數學68梁兆柱(數學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