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友中心首頁 
香港科大校長史維:允許百花齊放的教育與人生

香港科大校長史維:允許百花齊放的教育與人生

香港科大校長史維:允許百花齊放的教育與人生
 
文/領航者于盈  於盈Carol
 
我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動機系77B 傑出校友)結緣於《領航者》另外一位嘉賓的晚餐會。第一次見面,感覺史維是位溫文儒雅的學者,在午餐會上有些關於具體學術合作的探討。我也對這位當上香港頂尖大學校長的臺灣人感到好奇。事後上網查看,才知道1991年才建校的香港科技大學,竟然是亞洲排名數一數二的大學。一所建校不滿三十年的大學,為什麼能力壓一眾老牌名校?
 
我看到史維剛被委任接棒帶領這所年輕有活力的大學,新官上任,應該對科大現象、未來教育的方向有很多的思考。於是,我把之前做的教育的未來系列(見文末)發給史維,他第二天就回覆了,很認真地看了我們的節目,說做得很好,也欣然接受我的採訪邀請。
 
領航名人館
 

【史維小檔案】

學歷:
1977年 臺灣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理學士
1982年 獲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博士學位

經歷
1983年 任紐約通用電器研發中心研究科學家
1996年 任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航太工程、機械及工程科學學系主任
2005年 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航太工程學系主任
2010年 任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

現職
2018年 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誕生於香港清水灣畔的「火雞」
 
香港科技大學地標日晷,也被學生們戲稱為"火雞"
 
談到科大現象,還要從它的創建說起。1980年代的香港,已經進入經濟轉接期,香港政府預計香港經濟會向高科技與商業化轉型,因此決定興建第三間大學,以配合轉型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學誕生了:1991年10月,香港科技大學在清水灣畔舉行了開幕典禮,宣告正式成立。
 
當時的創校元老,大多是來自美國知名高校的正教授,且正值盛年,前途無量。是什麼力量吸引他們來到香港,參與創建這所全新的高校,並且獲取成功呢?
 
這些海外歸來的教授非常嚮往能夠在華人圈子裡,辦一個真正開放、國際性,可又是一個中國的大學。科大現任校長史維對這些前輩的付出和努力表達了深深的敬佩,尤其指出當年的創校校長吳家瑋教授功不可沒,當年吳校長堅持招攬一流學者,認為招聘二流學者,只會教出二、三流人才,唯有招聘一流學者,才可教出一流人才。
 
 
此外,史維教授也談及了香港的天時地利人和: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香港的國際化程度較高,港人從小接受兩文三語教育,容易走出國門及招攬國際人才,此外香港崇尚自由、尊重學術的氣質也十分利於高校的成長。
 
「辦學校並不只是說,是不是用英文教學,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你要看這個學校的所有議員、教授,跟我們的同學,大家是怎麼樣互動,而不是把在課堂裡面、或者會議室裡面的事情,跟在外面切成兩塊,這個對於辦學校來講是一個非常不健康的過程。」
 
一無所有躋身世界一流名校
 
香港科技大學的迅速崛起,被譽為「香港的奇蹟」,在近五年來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一直穩定保持在前五,更曾於2013年奪冠,而在今年的《泰晤士全球年輕大學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位列世界排名榜首。
 
 
談起科大快速飛升的秘訣,史維透露,首要就是學術水準的自我要求設定很高:「在科大要拿到終身教授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從研究跟貢獻上來講,能夠在科大拿到終身教授職務的,在美國第一流的大學,也沒有問題。」
 
科大的審核標準很嚴格,但嚴格並不意味著按照狹隘的數字標準要求教授,也從來不規範每一個教授應該做哪方面的研究或教學,而是看重教授在自己的領域上,在全世界範圍內占什麼位置。「我們只問一個問題,就是你選擇這個領域做研究的話,你在全世界你有多好?你只要是最好的,我們絕對沒有任何第二個問題。」
 
當然,大學不可避免地會關注排名,但史維強調,排名只是一個參考性指標,科大從未把排名當作一個主要的參考點。他認為如果以排名為目的,在內部經營、規範大家的研究,「這個絕對是殺雞取卵的做法。」
 
國際化激發學術活力
 
走在香港科技大學校園內,你經常能看到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學生、教師和學者交流、互動。科大約有34%的非本地生,來自五大洲的五六十個國家,在香港這片高度全球化的熱土上交流碰撞。而在走向世界的同時,科大也堅持立足中國,紮根香港,致力於建立一個以華人文化為基礎所支持發展出來的國際化文化。
 
 
科大所有的教授裡,有一半是非中國籍教員。但這並不是科大刻意要求的,而是科大對所有教授的空缺都實行全球招聘的結果。此外史維也談到,與有些大學不同,科大並不希望畢業生一畢業就留校任教,「我們希望他出去走走、鍛煉、成長,到他真正變成一方之雄的時候,他願意回母校,我們非常樂意歡迎他回來。」史維將其比喻為減少「近親繁殖」的問題。
 
除了師源和生源的國際化,科大也鼓勵本校學生走出國門,擁抱全球化視野。「我們將近有一半的本科生,在畢業以前,最少會到國外去一個學期,甚至有的是一年,或者超過一年。」
 
4 「重要的是從失敗裡學到什麼」
 
國內走在創新前沿的公司大疆和商湯科技,他們的創始人團隊,也是植根於科大,而且都是教授與學生的組合團隊,也是一種一流的學術研究,和廣大市場的一種結合。
 
 
香港科技大學用一項項令人耳目一新的科研成果引領科技創新潮流。創新被寫進了科大的基因裡,被預言引領未來潮流發展的行業裡總有科大學生的身影。
 
業界和學界的交流溝通機制,一直是大學關注的話題。而史維則認為,科大並不希望所有的學生只專精於學業成績,因為學業成績不是唯一的、有時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標。
 
因此,學校鼓勵學生在各種不同的領域多做嘗試,希望學生,甚至老師能夠在教學研究的正軌之外,有更寬的一些路可以走。他認為,大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元。有些創新的想法和專案是需要時間去培育的,因此史維也強調,除了一方面培養信心,另外一方面也要培養耐心。
 
史維聊到,以前大學可以把自己當成象牙塔,現在如果還這樣就可能會失掉很多對社會貢獻、或是從社會吸取的機會。我們教什麼,必須要能夠跟外面的事情接軌。這是一個全面互相激蕩、影響的一個時代。
 
目前,科大有很多業界提供的研究計畫,也主動與業界合作,創建出一些合作框架範疇,很多國際上非常知名的企業,在科大都有共同研發實驗室。此外,史維也鼓勵學生把很多還沒有完全成熟的一些發明、創意,在科大校園裡實踐,因為他知道從一個想法到商業化之間的路很長、也很辛苦,所以希望把校園提供給大家。
 
比如說有人想要做無人摩托車,就可以利用科大起起伏伏的坡去做場景化應用實踐。「有一些事情,即使不成功,失敗所得到的,可能比成功更有價值。我們當然不希望所有事情都失敗,可是,失敗是絕對可以接受的。那更重要的,就是我們能從失敗裡面,能夠學到什麼,而不是說只看成敗而已。」
 
5 「為什麼人不能不想當領袖?」
 
大學的宗旨,就是培育人才。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傳統觀念裡,優秀大學旨在培養未來的各界領袖。為此,許多大學都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領袖培訓計畫」、「青年領袖學校」、「領袖心理學課程」等等,致力於將自己的學生打造為未來的精英階層。
 
 
可是史維偏偏不認同這樣的做法:「大家都當領袖,那誰能不當領袖呢?這不好,不能把它太泛化。」
 
史維強調,他更希望科大的每一位校友,都能夠在自我定位上找到一個健康的平衡點,「有的人是領袖的欲望和能力很強,我們當然培養他。有的人他不想出去當領袖,那為什麼不能這樣說?說了就好像我們沒有把你教育好,這是不合理的。」史維這樣獨樹一幟的觀念,可謂把科大「多元化」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從鳥類飛行模式 尋找航空工程研究靈感
 
史維研究航太工程純屬偶然。他在臺灣讀大學時,有一天偶然在圖書館裡看到一本有關空氣動力學的書,讓他發現原來在工程科學裡可以有這麼漂亮的規律;他認為那是一個非常有內在美感的科學,並在那時決定以此作為畢生的研究方向。
 
 
史維也對鳥類的飛行模式感興趣,逐漸發展成對一切飛行事物抱以極大的熱情,他留心去欣賞大自然的美,並留意觀察一切飛行事物的奇妙之處,敏銳地在其中找到研究的靈感。
 
「從我學航空的觀點來看,現在很多昆蟲飛鳥飛行的技術,我們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常常會覺得非常地尊敬和羡慕它們。」
 
 
史維談及自己剛剛來到科大任教的時候,周圍的同事聽說了他對鳥飛行的熱切興趣,但很惋惜地告訴他「我們科大沒有鳥」。然而經過史維的觀察,他發現其實周圍有很多鳥類,只是同事們都沒有留意,就不覺得它們存在。
 
他認為,就算是研究人員也不應該只沉浸在一個專業學術領域裡,而應該張開雙眼,放開雙手,懷抱一顆好奇心去探究生活的奧妙,懷抱一顆開放的心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他相信,「一個人的一生,不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存在的,有些人把自己要求的太嚴謹,只做某一兩件事情可能做的很全很專,可是在其它方面就會失掉一些享受甚至是學習的機會。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很難用一條公式來把所有的方向跟事情完全定義清楚」。
 
 
對他來說,除了對一切飛行事物得熱情以外,史維還熱愛歷史和哲學。他認為,這讓他有一個可以退一步看事情和增進同理心的機會。即使想法或者立場不一樣,也可以給彼此一個互相討論或甚至是辯論的機會。他認為作為大學校長,希望帶給所有的教授、員工和學生一個真正能充分發表他們意見的機會。
 
開放的心態鑄就成功
 
和傳統的教育思路不一樣,史維一直抱著很開放的態度去看待培育人才和管理學校。我想這也與他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史維特別感謝他的父母從小就放手給予他一個開放的空間去成長,去選擇自己要走的一條路,這也影響到他教育子女和培養學生的態度。
 
他認為人才教育不應該一刀切成齊頭草,而是應該允許百花齊放,順應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發揮天賦到最大程度。而要做到這點,很重要的就是學會放慢腳步,不要填滿生活。
 
對待老師也是這樣,史維說他選拔和留住優秀教師的秘訣其實就是挑選領域裡最優秀的人,然後給予他們極大的自由從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和教學。
 
這種開放的思想也同樣體現在學校管理上,史維非常堅持要開放地去聽取各方意見,老師對校方也是知無不言,建言獻策。正是這種全方位的開放,讓所有人凝聚智慧和努力,帶領科大快速飛升,領航學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