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人故事館】采鈺科技總經理辛水泉: 「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後成為士農工商。」
專訪:呂明諺、楊子欣(外語21B、工工系24G) / 撰文:楊子欣 / 攝影:呂晉緯(材料22B) / 圖片提供:辛水泉
【辛水泉小檔案】
事業有成後回饋社會的人不少,但願意捲起褲管、出錢出力的人卻少之又少。辛水泉是這個少數中的例子,不管是參與校外的基金會或是支持校內的清華學院及坦尚尼亞國際志工團,辛水泉談起有關公益的小故事,總能如數家珍、神采奕奕。
物理系的千錘百鍊
因國高中理科成績優異,1974年在聯考制度下,辛水泉順利錄取清華大學物理學系。他回憶六年中最令他難忘的是師生如大家庭的凝聚力,同儕間同吃同住、打打鬧鬧,師生間親如父子,不只學業上,連生活中的大小事也時常關心;除此之外,他也極為佩服教授們的教學嚴謹,筆記條理分明,已經達到不需整理即可出書的程度,此種孜孜不倦的態度,令辛水泉畢業四十餘年仍印象深刻。
物理為自然科學之母,其艱深程度可想而知,辛水泉提到曾經有一門由閻愛德教授開的「量子力學導論」,課程艱澀,考試後他很挫折,卻看到隔壁同學滿臉喜悅,他洩氣地詢問原因,「結果他居然回答我,是因為這次考試讓他確定要轉習電腦。」辛水泉笑著回憶物理系對他的磨練,雖然有一定的難度,卻愈學愈有趣味,他認為物理的基本公式是許多科技技術的源頭,也因為在物理下過功夫,奠定他未來在半導體製程的基礎。
校運大隊接力(後排右8辛水泉) |
戶外英文課(右4為辛水泉) |
大專游泳比賽(中為辛水泉) | 碩班同學成功湖畔合影(後排右1為辛水泉) |
辛水泉先後任職飛利浦公司、台積電及采鈺科技。在飛利浦公司的十二年間,他獲得了與多國籍同事交流的機會,並開了眼界;而在台積電工作近九年,也讓他學會有過問己、精益求精的精神,他認為台積電是一間令人尊敬的公司,有很清晰的願景及強大的執行力,這也讓他在轉任采鈺公司領導人時受益良多。
公益之路
幼時的辛水泉家境並不富裕,但因父親注重教育,因此堅持供他讀台北比利時教會所開辦的私立學校,辛水泉一直記著每每學費不足時,老師的關心及神父的助學金,讓他能夠度過當時的難關,因此辛水泉在人生道路上積極投入公益活動。
2008年,他暫時離開職場,投身公益活動,這一做就是兩年,且至今仍會固定參與偏鄉服務活動。在轉職的兩年空檔,辛水泉全職投入公益,他認為注重孩子教育的家庭就能夠翻身,因此組織賽珍珠基金會志工團,幫助新住民弱勢家庭孩子的課後輔導。也因為走過辛苦路,辛水泉更能同理教育的重要性,他舉出基金會到宅服務的例子,許多先天或後天較不足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他說:「我們不期望他去跟別的小孩比會有多傑出的表現,但當看到這些孩子一點一點進步時,那是讓我覺得很開心的事。」
2009年導讀志工(中為辛水泉) | 泰雅學堂合唱團(右1為辛水泉) |
重返校園
辛水泉坦言2008年是他人生很重要的二次學習年,因應清華在2008年成立清華學院,秉持著「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成為士農工商」的理念,他加入成為生活導師的一員,並於次年帶領同學前往屏東林邊,協助八八風災的救援行列。「那時候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他描述當時的情景,泥土在民宅堆得有半人高,只能透過鏟子慢慢挖,有些當地居民不願意撤離自己的家園,清華的同學本著對「人」的關懷,慢慢勸導居民,最後居民都同意撤離,「在這次救援行動過後,每次聽到有人說年輕人是草莓族時,我都會反駁。」辛水泉肯定地說。
除了清華學院,談起與坦尚尼亞志工團的結緣,是恰巧某次回學校大禮堂參加音樂會時,偶然看到坦尚尼亞志工團的攤位並上前詢問,就開啟了七年不間斷的協助,為了要讓同學了解親身參與以及從服務中學習的重要,他除了贊助相關資金外,也開放同學在公司設攤位義賣,讓更多人能一起響應這個活動。辛水泉滿足的說:「看見同學出發前與出發後的改變,是我最大的收穫。」
辛水泉與學校互動密切,除了歷年來不記名捐助物理系普通物理實驗室,讓實驗的設備更加完善,還曾在40值年時與過去同窗同學們一起捐款資助物理系館天文台整建,他說:「我永遠忘不了透過望遠鏡看見月亮的激動,因此希望學弟妹們都能感受到這份感動。」辛水泉秉著無私的心、溫暖的本意,長期投入公益活動,回饋母校與社會,身體力行地延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生命價值。
八八救災(前排中為辛水泉) | 坦團義賣(右5為辛水泉) |
40值年(前排右4為辛水泉) | 天文台揭牌(右1為辛水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