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友中心首頁 
【清華人故事館】聯融智慧創辦人林蔚君: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清華人故事館】聯融智慧創辦人林蔚君: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專訪|呂明諺主任、楊子欣(外語21B)

撰文|林承禾(中文23B

攝影|校友中心

校稿|校友中心

圖片提供|林蔚君校友

圖片

【林蔚君小檔案】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學士
   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碩士
   美國普渡大學應用數學碩士
   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博士
經歷:聯融智慧創辦人(2022-)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2016-2020)慈濟大學講座教授(2021)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系兼任講座教授(2017-2020)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兼任講座教授(2015-2021)
   資訊工業策進會數據科技與應用研究所所長(2015-2016)
   INFORMS(美國運籌及管理科學學會)院士選拔主任委員(2012)
   資訊工業策進會前瞻科技研究所所長(2011-2014)
   INFORMS董事與國際事務副總裁(2011-2014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工業工程與運籌學系兼任正教授(2010)
   IBM US全球企業諮詢公共事業部技術長與供應鏈創新總經理(2005-2009)
   IBM US全球企業諮詢工業事業部智能價值網絡協同合夥人(2003-2005)
   INFORMS董事與實務應用副總裁(2002-2005
   IBM華生研究中心資深經理兼整合供應鏈總監(2000-2003)
   IBM華生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員/經理(1993-2000)
獲獎:INFORMS喬治·金博爾勳章(2020
   清華大學理學院傑出校友(2019)
   INFORMS服務貢獻獎(2018)
   IBM 傑出工程師(2006
   INFORMS院士(2006
   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傑出校友(2003)
   IBM 科技研究院院士(2002
   INFORMS Franz Edelman獎(1999
   IBM 傑出技術成就獎企業物流獎研究部門獎發明成就獎(1994-2006

走進辦公室,一身俐落的西裝套裝和親切溫和的聲音,是聯融智慧創辦人──林蔚君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是求學時期的有趣故事,或是工作時期的奇幻經歷,從她口中娓娓道來的每一件事,都能看見她「好好做事」的人生原則。

——————————

我在清華的體驗是很特別的,師生間並不會制式化的說一做一,而是透過彼此互動、問答,學到做人做事的方法。

這些都是一輩子的影響,我很幸運能遇到這些師長。

——————————

從新竹到美國,斷不掉的清華緣

關於清華的記憶,林蔚君提到,當初清華只有七個科系,學生總數不到一千個人,師生關係很是緊密。數學系徐道寧教授及王懷權教授是她大學時的導師,對於這兩位恩師,林蔚君有著說也說不完的故事:「老師們真的就像對子女一樣照顧著我們。」大一時因花粉症受苦的她,是由王教授親自帶她去醫院,後來畢業到東吳任教時,徐教授也將位於麗水街的房子供她住,而樓上恰巧就住著沈君山校長(當時為理學院院長),這些特別的緣分和在清華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了她的養分和美好的回憶。後來兩位恩師逝世,她同其他校友分別創立了王懷權、徐道寧紀念獎學金,讓恩師們春風化雨的精神,能夠繼續灌溉清華的莘莘學子。

林蔚君感嘆道:「我在清華的體驗是很特別的,師生間並不會制式化的說一做一,而是透過彼此互動、問答,學到做人做事的方法。這些都是一輩子的影響,我很幸運能遇到這些師長。」隨著出國深造,這幾段難得的師生緣分並沒有因此消逝,反而是跨越一個太平洋,建立起更多溫暖、堅固的緣分。其中最特別的,莫屬在普渡大學結婚時,已退休的徐賢修校長擔任婚禮主婚人。林蔚君回憶道:「當時徐校長退休回到普渡附近的家中,我和先生在學校附近教堂結婚時,還是由徐校長與夫人親自由家中送我出來的呢!」後來在美國普渡大學攻讀碩博士時,同樣也遇到許多恩師,當時她的指導教授看重她的數學才能,讓還在就讀博班的她負責教研究所與大學部的課,後來面臨育兒、教書、研究的三重壓力,教授擔心她畢不了業,直接下令:「育兒第一、研究第二,教書先暫緩。」派一份研究助理的工作給她,補足教書的收入,讓她得以順利完成論文畢業。而當時她的博士論文題目,就是目前當紅的智慧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比工業4.0風潮足足早了20年。直到現在,林蔚君和恩師們仍保持聯絡,她感性地說道:「我滿幸運的,只要教過我的老師都是一輩子的師生和朋友關係。」

圖片

林蔚君校友(前排中)與大學同學合影。

圖片

▲林蔚君校友(左二)結婚典禮上,與徐賢修校長(左一)合影。

——————————

你只要有夢想、肯好好做事,就可以做到想做的事。

——————————

數位轉型,學用整合

「你只要有夢想、肯好好做事,就可以做到想做的事。」林蔚君深有體會的說道。在求學生涯中,擅長數學的她一路從清華念到美國普渡大學,看著埋首於辦公室中純粹做學術研究的教授們,逐漸思考起自己的未來,「That’s not the life I want !」喜歡實務解決問題、與人互動的她,開始尋找不同的出路,而既有應用面、又有數學的工業工程,與她的專長和喜好不謀而合。林蔚君說:「工業工程讓我知道那麼基礎的數學居然能解決那麼多重要的問題,對工廠也有實質幫助,這讓我很有成就感。」離開學校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IBM研究中心,而當時正是IBM一度跌落谷底,努力推動數位轉型成科技服務公司的時刻。

「真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林蔚君表示,當時第一個工作就在智慧製造部門負責研究處理製程、供應鏈優化相關問題,之後從智慧製造研究部門、供應鏈再到智慧商務部門,都是需要大數據分析的項目,讓她能盡情發揮她數學、工業工程的專長。「現在台灣經常聽到的數位轉型,正是IBM1991年就開始的項目。」林蔚君說道。談到她是如何從高手雲集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整個IBM供應鏈轉型的研發中心負責人,她認為自己只是盡本分,把每一件事做好,但細究其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出色的溝通能力。從跟資深副總裁彙報,到親自去工廠和Supply & Demand Planning Managers (供需規畫經理)溝通,都是她當時負責的部分,而她的研究背景和工業工程的實作訓練,把複雜難解的實務問題轉換為可解的數學問題,再加上樂於和他人溝通合作的特質,正好弭平了當時研究和實務部門溝通上的鴻溝,讓她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和各部門合作,達到轉型、整合、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目的。她帶領團隊參與IBM各部門的數位轉型,當年在IBM PC就透過供應鏈數位轉型為IBM省了7.5億美元。也因此讓IBM得到分析與運籌最負盛名的大獎: Franz Edelman Award

因應全球高齡化社會趨勢,尤其台灣因少子化,加遽了老人化速度,預計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林蔚君今年開始專注於由科技部價創計畫衍伸的「聯融智慧」社會企業新創,目標以數位創新、智慧分析、金融科技、與彈性的雲端服務,改善長者照護與銀髮經濟需求,解決長者生活痛點、協助照護機構提升營運效益、提高照護品質,並提供資源整合與智慧供需媒合平台,以促進銀髮健康、樂活,降低醫護與保險支出,幫忙緩解醫護費用攀升、醫護與照顧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近期積極尋找合作夥伴,期望得到有志一同的個人與企業的支持參與,逐步共同打造一個源於台灣進軍世界的樂活老化與銀髮經濟生態圈。

圖片

▲林蔚君校友(前排左二)於亞洲大學任教期間時,受到科技部支持成立AIXBlockchain國際產學聯盟。

圖片

▲2018年,林蔚君校友(右五)在台北主辦INFORMS國際論壇。

——————————

Be authentic. Be yourself.

我從不先看輕自己,比起別人,你怎麼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明辨是非、不劃地自限

「雖然別人看我安靜寡言,但其實我膽子蠻大的。」林蔚君笑道,從跨科系到數位轉型,她一直樂於挑戰新事物,談到年輕人在這個世代必須擁有的能力,她認為「邏輯觀念」和「明辨是非」是做事的關鍵,而「分析思維」和「終身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除此之外,也應抱持尊重多元意見的心態,認真做好每一件事。「Be authentic. Be yourself.(做個真誠的人。做你自己)」林蔚君也以此勉勵清華學子們,「我從不先看輕自己,比起別人,你怎麼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她如此說道。

「對公司或對社會,做好每一件事」是林蔚君不斷提到的關鍵字,在她的人生路途上,無一不實踐著這句話。她口中的那些機緣和運氣並不是從天而降的禮物,更像是在她認真做事、逐步積累之後,所獲得的甜美果實。

圖片

▲林蔚君校友現任聯融智慧創辦人。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