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友中心首頁 
【清華人故事館】清華學院副院長林福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清華人故事館】清華學院副院長林福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撰文/特教系24B  陳彥汝    攝影/計通中心 胡文凱、夏上雅

【林福仁小檔案】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企管系資訊管理組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執行副院長/區域創新中心主任
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教授兼所長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永和市秀朗國小教師

圖片

「為什麼要和別人一樣?dare to be different.」從國小教師走向資訊科技,跨越多個領域的林福仁,因為這句話帶他走向一條不一樣的路。

從國小老師走向挑戰

當年,農村子弟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林福仁選擇就讀省立台北師專(公費生),畢業後便到台北縣的秀朗國小當老師。本以為自己也會像同屆學生往教育高考邁進,但一句話打醒了他:「為什麼你要和別人一樣?」於是林福仁下架高考書籍,重新拾起微積分、物理、化學,參加插大考試。直至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碩士後,在全國只有一個名額的情況下,他考上了資訊管理類科的公費留學考。

接住每個學生

這些點滴成就除了歸功於努力外,林福仁也特別感謝他的導師—王天生老師。那年,師專的班導師以完整的全英文訓練,讓他能走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路。

在恩師鼓勵下,成就今天的他。而如今換作他成為他人的老師,也希望能接住每個學生。創辦服務科學研究所後,他做出了很多創新,像是以溯溪作為服務科學研究所的迎新活動,帶著學生們,在過程中經歷相互扶持,協同合作到達目的地,體會上善若水的服務精神。

他的學生也在各領域遍地開花:大山北月的莊凱詠,就因修他的服務科學概論後,受到實地訪查的啟發,在廢棄國小打造出自己的文創基地;創辦老玩客的廖健妤,也曾是林福仁的學生,以青銀共居的主軸創業,走出自己的路。

林福仁認為自己對於學生的角色是「陪伴者」,不管博士班或碩士班,他每個禮拜至少撥出一小時個別進行研究指導,也從過程中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態,「當老師不只是教書而已,我希望能接住每個學生。」

圖片

成立台灣第一個服務科學研究所

林福仁回國後在中山大學服務,2000年清華大學成立科技管理學院,因為和清華創新理念不謀而合,他於2004年加入清華,2008年成立全國第一個服務科學研究所。服科所以跨領域整合為研究與教學為取向,結合不同領域的人才,如資訊管理、心理學、工業工程、企管等各領域的教授。林福仁說「期待學生進入服科所能進一步探索自己,並縮短自己實現夢想的時間。」在他擔任所長的期間,從小小規模,十個學生為起頭,漸漸地以每年多兩個名額增加。他開玩笑說:「服科所學生每年有20%的成長率。」十三年來的服科所,教師人數從原來的六位成長到十二位,其中有三位外籍優秀教師,同時成立國際博士班,讓服務科學人才成為國際性人才。對於一起為服務科學打拼的夥伴,林福仁感到欣慰與感謝。

圖書館活水計畫

2013年旺宏館落成,圖書館有了新家。在賀陳校長的邀請下,林福仁在2014年接下圖書館館長一職。本就讀資訊管理領域的林福仁,於是思考如何用所學匯集知識庫,將期刊資源發揮到極致。

談到成立期間的困難,當時教育部補助計畫快到尾聲,(也就是資金不足的問題),「我沒有錢,但我有人,同心協力的人。」憑著這股信念,他們開啟了活水計畫——知識匯、學習會、文化薈的結合,希望知識流動,利用網路平台的資料整理、統整,讓圖書館再創高峰。而平台需要的經費問題,本估計要花1000多萬才能完成,但林福仁笑著說「我們花一塊錢解決了。」

這一塊錢是有一段故事的。平台沒有資金,但若可以引起公司的興趣,合作開發,軟體公司可以販賣此平台得到好處,清華也獲得免費使用權,以及新功能的測試和使用權。而一塊錢是因為公家機關需要公開程序的招標程序,所以得拿一塊錢作為底標。

說到印象最深的地方,林福仁還是強調著這個團隊帶給他的感動,拿起旁邊的Q版人物畫作,這是離開圖書館時,同仁送給他的離別禮物,「賴伯里、活水計畫、共創價值」等字眼,都呈現出林福仁過去的努力。

圖片

清華學院跨域整合

如今,身為清華學院的副院長,林福仁對整合空間及跨領域也頗有想法。清華學院最特別的地方,便是結合通識教育中心、住宿書院、學士班、國際學生班、實驗教育等,但很多人對清華學院缺乏了解,所以林福仁以「共同教育的承擔者;實驗教育的驅動者。」兩句話凸顯清華學院的特點,並將此張貼在教育館一樓的穿堂。

以建築來說,像是「承德空間」,位於教育館一樓,開放給所有學生活動,便是整合空間最好的實例,他說:「清華學院想做的就是開放資源給不同領域的學生,促進跨領域的交流與共創。」此外,「同食角落」的輕食咖啡廳也在此成立,希望能讓學生更有歸屬感。

對於未來,林福仁規劃出空中花園、可食地景在教育館的樓頂,創造出一個屬於多元互動的活動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教學與實作、綠景植栽,讓這裡成為永續,有生命力的地方。

至於清華學院所強調的跨領域學習,林福仁認為最重要的跨域整合,也就是知道如何運用。區域創新中心的成立,也是將服務科學實踐的渠道,整合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發揮區域永續發展的影響力。

林福仁指出,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能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專題,彙整資源並致力於問題的發掘與解決。最終他也鼓勵學生們「不要被科系、職業束縛住,讓自己的未來和職業脫鉤,去尋找志業,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圖片

瀏覽數: